课程详情 学校简介 学校地址 网上报名
土木工程(独立本科段)专业考试计划
主考院校:湖南城市学院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
开展土木工程(独立本科段)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标准,讲求社会效益,提倡学用结合鼓励自学成才;有计划的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高级土木工程专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土木工程(独立本科段)专业自学考试的要求,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水平相一致,体现“大土木”“宽口径”,采用“一主多辅”制教学模式;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程度和运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热爱社会主义并为之勤奋工作的高级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在专业上能较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方面的理论与素养以及运用外语的综合能力的高级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掌握计算机应用、主要土木工程中的测试与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
掌握土木工程结构与选型、结构构件计算与设计、基础设计与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较系统的掌握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具有从事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矿山建筑的设计、研究、施工、管理、咨询、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概念和能力以及在实践工程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的潜在能力。
三、学历层次与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土木工程专业为本科层次。
凡取得本专业(本科段)规定的 15门课程及实践环节合格成绩,累计达72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思想道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
凡本科段英语课程考试合格,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国务院授权的主考高等院校授予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 |
类别 |
考试课程 |
学 分 |
备 注 |
|
1 |
3708 |
公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4 |
|
|
2 |
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
|
||
3 |
0015 |
英语(二) |
14 |
|
||
4 |
2197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
3 |
|
||
5 |
2198 |
线性代数 |
3 |
|
||
6 |
0420 |
物理(工) |
6 |
含实验1学分 |
||
7 |
2275 |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
4 |
含实验1学分 |
||
8 |
2439 |
专 |
结构力学(二) |
6 |
学位课程 |
|
9 |
8458 |
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
4 |
|
||
10 |
2448 |
建筑结构试验 |
3 |
含实验1学分 |
||
11 |
2404 |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
3 |
学位课程 |
||
12 |
2442 |
钢结构 |
5 |
含实验1学分 |
||
13 |
3347 |
流体力学 |
5 |
含实验0.5学分 |
||
14 |
6001 |
专 业课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5 |
|
建筑工程课群组 |
15 |
8459 |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
5 |
学位课程,含课程设计1学分 |
||
16 |
5500 |
桥梁工程(二) |
5 |
含课程设计1学分 |
道桥工程课群组 |
|
17 |
2407 |
路基路面工程 |
5 |
学位课程,含课程设计1学分 |
||
18 |
6006 |
地基处理技术 |
6 |
学位课程,含课程设计1学分 |
地下、岩土、矿山课群组 |
|
19 |
8463 |
矿山建设工程 |
4 |
|
||
20 |
8910 |
实 |
土木工程实验[含(0421)物理(工)实验、(2276)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上机、(2449)建筑结构实验实践、(5721)流体力学实验] |
3.5 |
|
|
21 |
8911 |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含(2443)钢结构实践、(8460)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
2 |
|
||
22 |
8912 |
道桥工程课程设计[含(2443)钢结构实践、(8461)桥梁工程(二)实践、(2408)路基路面工程实践] |
3 |
|
||
23 |
8913 |
地下、岩土、矿山课程设计[含2443]钢结构实践、(8462)地基处理技术实践] |
2 |
|
||
24 |
8914 |
毕业 |
毕业设计 |
不计学分 |
|
|
累计72学分 |
五、报考条件
1.国民教育系列土建类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结构力学(一)、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建筑材料(或工程测量)三门课程。
六、主要课程说明
1.结构力学(二)
本课程是土木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其任务是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杆件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学生结构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研打好力学基础。
2.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经济规律在土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即怎样以经济效果为标准把许多技术上可能的方案互相比较,作出评价,以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将来不仅要对他所提方案的技术可能性负责,也必须对其经济合理性负责。同时了解工程项目的特征,掌握基本建设程序,了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建筑结构试验
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检测手段和方法,内容包括工程结构试验设计,结构模型设计,工程结构静力试验,工程结构动力试验,工程结构抗震试验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等。以及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和评估的一般方法与程序。
4.钢结构
钢结构是研究工程钢结构构件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的科学。钢结构识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随着各种高强钢材和新型结构的开发,计算技术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钢结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有关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钢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对学生掌握一般建筑钢结构设计计算理论、构造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理论学习和设计计算训练,使学生熟悉钢结构构件的类型、构造,掌握各种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为将来从事建筑钢结构的设计、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5.流体力学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基本理论,水力计算方法,为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6.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内容包括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高层建筑结构荷载作用与结构计算原则,高层建筑结构扭转效应的简化计算,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简体结构及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以及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要点等。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形特点和设计原则,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组成及各种结构体系的布置特点、应用范围等,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和技术管理打下基础。
7.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主要阐述公路与城市道路路基和路面的基本原理与实用方法。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①了解行车荷载、环境因素及材料的力学性质;②掌握一般路基设计、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路基防护与加固、各种挡土墙设计及路基排水设计;③掌握各种路面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熟悉各类路面结构层的强度形成和结构组合原则;④掌握各种路基、路面的施工方法。
8.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继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与施工及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具有结构设计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9.地基处理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设计方法,了解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方法;了解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了解国内外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10.矿山建设工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矿山建设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获得矿山建设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了解矿山建设的全过程和国家在矿山建设方面的有关技术政策以及国内外矿山建设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新动态。
11.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课程。它由两门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的学科综合而成。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基础知识与理论。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将来能够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成果,运用土力学基本原理,合理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包括区域性地基),并进行设计和计算。
12.桥梁工程(二)
本课程是一门道桥工程课群组必修专业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桥梁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法;熟练掌握我国常用的中、小型桥梁上部结构,下部构造(不含基础)的构造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其施工方法,并能运用已学知识,初步具备解决一般桥梁问题的能力;了解各种主要的大跨度桥梁的构造及施工特点,以及国内外桥梁发展的概况和趋势。
湖南城市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的体制。也是“中国麻业名城”。北傍八百里洞庭,南依桃花江“美人窝”,西邻张家界,东接省会长沙,长石铁路、洛湛铁路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资江穿城汇入洞庭,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人文底蕴为学校增添了迷人的魅力和夺目的光彩。学校是省级“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文明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1070人,专任教师780余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4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6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9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486人。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868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近10亿元,拥有多功能振动测试系统、桩基静载测试系统、电力手动实验装置、电子万能实验机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建有CNKI知识网络二级站和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藏书总量百万余册。设有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风景园林、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测绘工程、城市管理、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体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英语、物理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艺术设计、美术学、音乐学、音乐表演等38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科专业。学校面向湖南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注重对外文化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办学,常年聘请国外专家和外籍教师来校执教,常年招有国外留学生。目前,学校与英国龙比亚大学、韩国南海郡专门大学、加纳海岸角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湖南城市学院突出“城市”主题,围绕“城市”谋划,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严格常规管理,打造人才成长的特色之路,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9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学校曾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热忱欢迎有志于城市建设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报考我校,来湖南城市学院学习、深造。
学校名称:湖南城市学院自考
固定电话:13921100677
授课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迎宾东路518号 预约参观